忘了今天是 C與M的第幾堂家教課?重要的是:她們兩個進步好多!身體愈來愈放鬆,律動感愈來愈強!
剛開始,C 整個人幾乎被緊緊綑綁在僵硬的軀殼裡!上回,我跟她說,她的上背略為拱起卻又稱不上駝背,看起來就像時時刻刻都揹著重物一般!還開玩笑地要她學著「放下」!她聽了我的回饋,回家試著跟自己的背說話,要背學著放輕鬆,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處在工作狀態!這招竟然非常有用!她說自己的上背愈來愈柔軟,整個人比較放鬆舒展,自然愈來愈能律動,甚至覺得自己好像長高了!
第一堂課,我就覺得 M 的腰腹柔軟有力,但必須調整律動方式,因為她很習慣用後腰跟大腿在做所有的動作.她也說自己平時就很愛扭,也容易腰痠.今天上課,我特別提醒她該改變的身體使用方式,要她慢慢學著整合腰腹的力量,而不是過度依靠後腰、大腿與膝蓋的力氣.
這兩位同學給我很大的教學成就感!並不是說經過幾堂課的調教,她們現在就能把舞跳得多好或是舞出多麼驚天動地的舞姿之類,而是我可以明顯在她們身上看到身體愈形放鬆柔軟且律動程度不斷增加!這是一種「身體覺知」的提升,真的很了不起!
我持續思考著:所謂「舞蹈教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尤其當教學者面對的是各有專長、單純將舞蹈學習視為增加身體律動與休閒娛樂的社會人士,「舞蹈教學」又可以給出什麼?帶出什麼?希望藉由課程可以給來自各個領域的人們一些關於自己與身體的什麼?這問題甚至可以回歸到最源頭:舞,究竟是什麼?
答案永遠是多重的,其中之一應該是:讓當下整體存在重新回到自己與身體的關係.在家教課程中,我常覺自己扮演的角色不過是面「鏡子」,將學習者身體當下狀態回饋給對方,這事看起來微不足道,然而對於已然與自己身體愈形疏離的現代人,要開始進行身心靈整合與肢體解放時,卻是必須要有這樣的一面「鏡子」,才能更精準迅速地知道在自己身上正進行著什麼樣的一場律動!
身體真的很有趣!只要人願意給予更多關注,甚至開放對話空間,身體勢必給予直接回饋!或許是更多的柔軟與放鬆,也或許是更自在的律動.而一份「關注」與「對話」,其實就是「愛」了吧!
這天底下有什麼比「愛」的療癒力更大的呢?呵!